《三国:开局三千铁浮屠截胡徐州》第二十一章 宾客震惊 免费试读
徐州临海,海盐是徐州财政收入的大头。徐州海盐不能白如雪,产量一般。
如果海盐能做成雪一样白,说明什么?
这意味着更高的纯度。
目前徐州海盐杂质多,颜色暗黄。如果能让海盐更纯净,对身体大有好处,价格也会相应上涨。
至于产量,产量大幅上升,当然意味着收入的上升。
巨大的经济效益,这是徐州重建的顶梁柱。
“将军,你的生产方法真的能让海盐洁白如雪,产量大增吗?”陶谦忍不住问了些问题。
超级金疮药的疗效没让陶谦说话。陶谦无法抗拒这种制盐的新方法。
作为徐州刺史,他太清楚海盐的重要性了。
如果徐州海盐能洁白如雪,那么就能形成垄断。
到时候江东和南海的海盐生意必然会被徐州抢走。
这种增加的产量也是满足垄断的条件。
有了这个收入,徐州绝对可以成为世界领先的富州!
“呵呵。”刘帆呵呵笑着说:“大家都有眼睛,我们就拭目以待吧。”
“将军,我等着瞧。”陶谦非常激动。
对于刘帆,陶谦也有更多的信任。
治金疮的特级药和新海盐是什么意思?刘帆让他在陶谦的两个儿子去做吧。
这表明刘帆正在帮助他在陶谦的两个儿子成长。
如果他将来不在陶谦,也许他的儿子可以继续主张徐州。
刘帆本将军对徐州真好。
“陶石军,你也接个任务吧”刘帆对陶谦微笑。
“将军,有什么事吗?”陶谦连忙起身。
刘帆拿出一个土豆递给陶谦:“这个东西叫土豆,是我的族人从海外带回来的高产粮食。”
武将陈登带着追兵去追曹骏,最后一万经验赚足了刘帆。
不,刘帆毫不犹豫的换了土豆。
体制不小气,不是只给一个土豆,而是给了一百个。
以100个土豆为种子,很快就可以大规模推广。
“这东西的生产力如何?”看着刘帆递过来的椭圆形东西,陶谦非常好奇。
对人民来说,食物是最重要的。无论是君主治天下,诸侯治郡县,还是行军打仗,这个粮食都在第一位。
这个椭圆形的东西到底能不能吃,陶谦想知道这个东西的生产力如何。
在场的嘉宾也投来了目光。
海盐能让徐州迅速富裕起来,但世界上的粮食是有限的。就算有钱,其他省长也不一定愿意卖。
就算卖,也是限量的。
这种椭圆形谷物的产量是多少?
“这个我不清楚,但是一亩产量20多石,完全没问题……”刘帆。
三国时期一石120斤。
而这种土豆的产量,一般来说,是三千多公斤。
当然,种植季节不同,马铃薯种子质量不同,后期护理不同,都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。
如果条件都是一流的,经过科学种植,一亩地的产量可以达到七八千斤,甚至更多。
现在是三国时期,没有化肥农药,土地贫瘠,这个产量不得不下调一点。刘帆保守的说亩产20石没问题。
刘帆话没说完,现场一个玻璃掉到了地上。
几乎所有人的眼镜都不由自主地掉在了地上。
亩产粮食20石,真的吗?
要知道,一亩谷子的产量才三石。
这个叫土豆的新事物,它的产量是小米的6倍多?
刘帆看到客人们的失态,他能理解他们的心情。
自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,天下大乱。
当世界陷入混乱时,食物就成了抢手货。
太多人因为吃不饱而造反,甚至用孩子换食物。
这个时候如果能有高产粮在手,其意义可想而知。
“将军,你在开玩笑吗?这是什么豆类食品?亩产真的有二十石吗?”有人反应过来,又激动地问。
“将军,这是什么粮食土,种植条件恶劣?”
“将军,这东西怎么种?”
……
其他客人反应过来,互相询问。
刘帆笑道:“这片土地的种植条件一点也不苛刻。在任何贫瘠的土地上都可以种植,种植方法非常简单。当它发芽时,移植芽。如果照料得好,肥料充足,亩产二十石、五十石是可能的。”
嘶!